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大同區原名巴浪泵,乾隆28年〈西元1763年〉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時,載有「大浪泵庄」。道光24年〈西元1844年〉之契字述及「大隆同四十四坎」,即稱「大隆同」。大隆同有山,山形似龍,故有「龍穴」之稱,大隆同街得龍脈靈氣,山川鍾毓,人才輩出,遂成為淡北文人淵藪,後來邑人為酬謝龍山並傳之久遠,乃將地名改稱「大龍峒」,日據時有大龍峒町,臺灣光復之後35年2月規劃全市為十大區。合併大龍峒町、蓬萊町、太平町、大橋町、河合町為區,因轄區內有孔廟及大同路(現大同街),為紀念孔子天下大同之精神及取國父世界大同之崇高理念,配合舊地名而命名為「大同區」。

  日治後,民前2年,臺北廳直轄地方分為三大區,即艋舺、大稻埕、大龍峒三區,大龍峒轄區甚廣,包含今大同區、中山區。民國九年施行市制,大龍峒即指大龍峒街及牛磨車街一帶。民國14年卜定於文風最盛之大龍峒興建孔廟,宏揚儒家仁恕思想。光復後,大同區仍是偏僻落後,市街建設無重大進展,除增學校外,民族路以北悉為工業區。

  全區最初劃分為34里,323鄰,據民國37年1月份之統計,人口僅有3萬2,301人。後因工商業日漸發達,人口隨之快速增長至民國61年已高達11萬9千餘人,行政區域幾經調整增為48里。爾後復因發展趨勢移向郊區,本區人口又因而紛紛外流,至民國70年曾降至9萬餘人。

  民國61年6月10日臺北市改為直轄市後,行政院長蔣經國先生在市長交接典禮上指示臺北市應著手全面建設,市府旋實施萬大計畫,於民國62、3年間,拓寬哈密街、酒泉街,蘭州街拓寬取直〈今大龍街〉,拓延承德路,萬大計畫完成後,加以民間建設亦大力配合,大同區方如脫胎換骨,邁向現代化的生活領域,同時由工業區轉變為住宅區。

  臺北市政府為健全基層組織,增進區里行政功能,落實市政建設,提昇市民福祉,於民國79年3月12日實施第4期區里行政區調整,將大同、延平、建成三區合併編成新的大同區,原建成區12里249鄰,編為5里149鄰。延平區15里315鄰,編為6里128鄰。大同區34里716鄰,編為15里,345鄰。3區合併之後共為26里、622鄰,約4萬6千多戶。

  臺北市第5期里區域調整依91年4月4日臺北市政府(91)府法三字第09112033500號令公布之「臺北市行政區劃及里鄰編組自治條例」辦理里鄰調整案(民國91年9月1日里調整;92年鄰調整),調整前本區原有26里647鄰,調整後為25里516鄰,現為25里526鄰,總人口數請參閱大同區戶政事務所人口統計資料(開啟新視窗連結至臺北市大同區戶政事務所網站)。

 

大同區老地名介紹

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

保安宮,位於大浪泵(今大龍峒),俗稱大道公廟。相傳清乾隆七年(1742)有同安先民,以素所信仰福建泉州府同安縣白礁鄉戡濟宮保生大帝乞靈分火來台,奉祀於大隆同,乾隆廿年(1755)開工興建保安宮,乾隆廿五年(1760)竣工。又據〔台灣文化志〕載:保安宮係居住大浪泵同安人,於嘉慶十年(1805)所捐建,道光十年(1830)告成。

老師府

在清代時即是大浪泵之宗教信仰中心,亦是教育場所,尤以咸豐至同治年間,為大龍峒文風最盛,人才最多時期,秀才舉人多至30多人,故有「五步一秀,十步一舉」之美譽。其中聲望最高,教化最多者,當推舉人陳維英,其人嘗為閩縣教諭,出任仰山、學海兩所書院山長,生平以作育英才,培植後進為樂,咸稱「老師」而不名,港仔墘故居仍稱「老師府」。

大龍峒

以文風特盛,人才眾多而出名,其市街建設並不發達,與後起的大稻埕難相逕庭。區內除頂街、下街〈今哈密街〉較熱鬧,餘屬水田農舍,或散狀分布。主要發展地區,東至大龍街,北至覺修宮,此外即今哈密街、迪化街2段〈昔牛磨車街〉及364巷通港仔墘一帶。
大龍峒即現臺北市大同區老師、重慶、保安、至聖、斯文、揚雅等里。約略在民族西路以北、高速公路以南,捷運淡水線以西至淡水河岸及今之蘭州市場附近。

大龍峒位於臺北淡水河與基隆河之交界處,原為凱達格蘭族之Paronpon社居留地,最初之漢譯社名曰「巴浪泵社」〈康熙36年,西元1697年〉,番俗六考〈康熙56年,西元1717年〉,及諸羅縣志郁永和裨海紀遊〈康熙59年,西元1720年〉,俱作「大浪泵」後為奎卒社合併,改稱「奎泵社」或「雞泵社」,其開發僅次於艋舺,而較早於大稻埕。

乾隆初年,漢人入墾漸眾,尤以同安人為多,至乾隆中業,以正式成立大浪泵庄,旋改大隆同,此可視為一種吉利話,「隆」即「興隆」也,「同」即「同安人士」之謂也。乾隆38年〈西元1773年〉往來之漢人愈多,於是有吳廷詰等捐建劍潭古寺於劍潭山麓,作為居民信仰之中心,日據時期〈西元1926年〉遷至大直。嘉慶10年〈西元1805年〉居住於大隆同之同安人,捐建「保安宮」,俗稱「大浪泵宮」,主祀保生大帝。旋由地方士紳王、鄭、高、陳四姓發起,卜定保安宮西側地段,利用保安宮建築後賸餘建材興建店舖兩排,出售居民營商,每排22幢,共計44幢,俗稱「四十四坎店」。大浪泵始有街肆之出現,商業日趨發達。後大浪泵人才輩出,碩士如林,有「十步一秀,百步一舉」之譽。邑人咸信受龍峒山〈今圓山〉之靈氣所庇蔭,龍峒山在大隆同東方,因平地之突起如龍,故有「龍穴」之稱。大隆同即因位在龍峒山之尾,山川鍾毓而人才輩出,為了感謝龍峒山將「大隆同」改為「大龍峒」,從咸豐年間開始沿用至今。民國14年臺北孔廟重建,又特選定大龍峒,其寓意之深遠可知。

大稻埕

今忠孝西路以北、捷運淡水線以西、民權西路以南、淡水河以東的區域。往昔大稻埕一帶均為平埔族之居住地,其社名曰「奇武族」或「奎母族」,後又改稱「奎府聚」。康熙36年之前,尚未見有漢人之足跡。咸豐初年,大稻埕尚屬一片寒村,人煙稀少,居民從事於水田稻作外,以布匹酒肉與平埔族人交易鹿皮而已,尚未見有店舖之開設。據傳當時墾殖之農民,曾公設一曝稻之大埕〈埕者,場也〉,供收穫時期曬榖之用,而農隙時則作為農產物之交易場所。同治10年〈西元1872年〉陳培桂修淡水廳志卷首所載淡水廳全圖分圖一內,與圓山仔、大隆同相提並論者有大稻埕之名,及同志卷五學校志義塾項下有:「艋舺二,大稻埕一,以上係同治六年同知嚴金清設」等字樣,此亦有大稻埕之名,是為「大稻埕」三字出現於文獻最早之例。大稻埕之建街,始於咸豐元年〈西元1851年〉,時有林藍田者,自基隆移居大稻埕中街〈今迪化街一段〉,建築店舖三幢,從事與華北、廈門、香港各地貿易。其店號曰「林益順」,是為大稻埕店舖之濫觴。

咸豐3年〈西元1853年〉8月,艋舺地區因發生「頂下郊拼」聚集於八甲街之泉籍同安人,與漳人聯合向居住艋舺之泉籍惠安、南安、晉江、安溪四縣人,發動攻擊,結果慘敗。於是大批漳人和同安人逃離八甲〈今昆明街、柳州街間〉,奉霞海城隍舉族遷居大稻埕地方。並於同年十月間由林佑藻領導創建新市街,此時取原大稻埕為街名。至咸豐末年形成中街、中北街〈大有里迪化街一部分〉、普願街〈大有里的一部分〉、杜厝街〈大有里迪化街及涼州街尾一部分〉、益保裕街等。並於此時建城隍廟。咸豐年間,大稻埕有北郊、泉郊、廈郊等貿易同業團體,稱「三郊」,由林佑藻任三郊總長,主持對福州、漳州、廈門、寧波、上海、乍浦、天津、廣東各地之貿易業務。當時巨商雲集於此,舟車盛況已凌駕艋舺之上。

番子溝

今臺北市大同區老師里西北側,一般居民也叫它「盲腸港仔」,大致在重慶北路與淡水河間之高速公路南側一帶。日據初期尚有基隆河橫過今士林、大同區界注入淡水河,使社子成為四面環水的河中島。地名由來於此地曾為凱達格蘭平埔族的社址,〈可能是大浪泵社〉因有基隆河之分流經此社入注淡水河,以番仔溝稱呼這段溝道。漢人在此行成村莊時取溝道之名為地名。附近至康熙末年尚為林木茂盛之地,乾隆初葉閩人初與番人訂契約,開墾其地,至人口稍增,便把大陸上的土地制度─業主佃農制度移植臺灣。嘉慶7年〈西元1802年〉行成大浪泵街,番仔溝可能在其前後為大浪泵社人之移居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