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目前所見大同區之街屋立面,為日治時期所興盛之牌樓厝。大稻埕地區於清末時已經發展為『臺北三市街』之一。日人因清代臺北傳統市街道路狹窄、缺乏下水道、疾病衛生等問題,故將其近代化的經驗移植到臺灣,而『臺北市區改正』即為其政策之一。在市區改正計劃中,因道路拓寬而將沿街屋面拆除,被截去的屋面便產生了立面問題。日本政府便以殖民統治中心之『城內』,主導街屋之設計,設計者為學院派之建築師,使用西洋古典風格手法。對於屬於臺灣人地區的艋舺、大稻埕,日本政府則沒有介入參與,只是訂立『臺灣家屋建築規則』規範市區改正後的立面問題,故多為屋主自行委託匠師興建,因而混入綠釉花磚、花瓶欄杆、日本彩磁等本土構材,造成大稻埕地區獨特之街屋立面風格。在構造上,無論官方主導或是民間自行改築者,皆以磚材為主要構造形式,至於鋼筋混凝土則用於開口部位補強,在磚造的立面上常有洗石子、斬石、水泥、磚面等表面裝修材料作裝飾。立面上的裝飾元素則常以泥塑加洗石子,以仿製石材質感。

仿巴洛克時期此時期風格多出現在日治早期,使用材料多為清水磚造,開口部位多以拱圈處理,有較多繁複之花綵裝飾,呈現出巴洛克獨特之浪漫情調。野村一郎、中榮徹郎等建築師負責臺北本町(重慶南路一段)街屋重建工作(1914),堪稱臺灣牌樓面街屋設計之鼻祖。日治初期所引入之西洋古典式樣,因受巴洛克風格所影響,出現以圓環為中心的輻射式街道設計方式,以及屋面花綵裝飾等元素。

過渡期此時期風格多出現在大正年間及昭和初年,多為簡約後之折衷風格,但依舊可以看出古典元素。使用材料為混凝土與磚造,開口部位則以平樑、拱圈混合處理,花綵裝飾較為簡化,牌樓面山牆形式具有本土特色。在當時來臺的日人當中,有許多係受英國的諾曼蕭(Norman Shaw)所影響,諾曼蕭是個通俗的建築師,並不要求絕對的對稱或仿古。故經由日本傳入臺灣以後,順應民意來改變或創作是可以預期的。

現代風格時期到了1920年代,東京發生大地震,磚石造的厚重建築大多被震倒。時值歐洲盛起的現代主義運動,對1920年代的日本與臺灣發生了明顯的影響。此風格時期為日治後期之昭和年間,多出現簡潔之形式或折衷風格。使用材料多為混凝土,外部常貼以淺色面磚,時有點綴性之古典元素,常以平屋頂取代牌樓面山牆形式,喜歡作水平式的遮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