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大稻埕地區之發展,與漳泉械鬥有很大關係。1853年艋舺的頂下郊拼,下郊同安人之八甲街被焚毀,而敗退至北邊大稻埕。1856及1859年新莊彰泉械鬥,漳州人亦退至大稻埕,亦促使了大稻埕之發展。1858年天津條約,清廷被迫開放通商口岸之後,更提供了大稻埕發展之機會,亦有許多順應時勢白手起家而致富者,如唐景星、鄭觀應、何果、虞洽卿、李春生等人。艋舺地區發展逐漸轉移至大稻埕,且臺北盆地經濟貨物由稻米轉為茶葉,促使大稻埕地區漸漸繁榮起來。大稻埕市街之發展順序,先是中街、南街;次為中北街、普運街、杜厝街、益保裕街;繼而因媽祖宮關係,發展至太平街、朝陽街、朝東街、井仔頭街、日新街、棕蓑街。1887年後,劉銘傳劃定千秋街、建昌街一帶為外人居留地,並於北門外設立軍械局,構成主要之大稻埕地區。日治時期影響大稻埕發展之法令政策,首先為1905年之『臺北市區計畫』,之後1920年實施之『地方官官制改正』、1932年公布之『臺北市區計畫』皆影響到了此區之發展。